編輯-->偏好設定-->介面 更改介面顏色,深色較不傷眼
工具選項 在"視窗" 若工具關閉後可在此增加或減少
若工具列以亂 可以利用 視窗--> 工作區--> 重設基本功能 還原基本工具列選項
也可利用基本功能列取調整 (3D 動畫 印刷 繪畫 攝影等)
視窗新增工具可以利用"新增工具區" 來固定新加入工具面板,以建立個人之常用工具列
編輯--> 偏好設定--> 效能 可分配電腦之記憶體,由於目前數位相機畫素都很高,圖檔檔案都很大,增加記憶體分配,可以使軟體運作較為順暢,建議可調至7~80%,但還是依照個人電腦及使用習慣調配。
從Photoshop 開啟檔案請利用Bridge功能瀏覽圖檔,可以一目瞭然圖檔地基本資料,功能及操作模式,類似Adobe開發的Windows檔案總管。
在Bridge 中點選圖片點擊兩下即可在Photoshop程式中開啟檔案,ADOBE系列開發的程式,都可利用此程式開啟,非常便利,請養成習慣。
名詞解釋
1.像素:即組成影像的最小單位
像素越高可拍照片越細緻
2.解析度 dot per inch 單位尺寸的所含像素數量
3.列印尺寸的計算公式
像素 / 解析度 = 列印尺寸
舉例 像素300*200 解析度 100 dpi 列印尺寸 = (300/100)*(200/100)= 3英吋 * 2英吋
優質印刷 :300dpi
螢幕:72dpi (但是解析度無關螢幕解析度,72dpi 是錯誤概念)
Bridge 還可以看見圖片的關資料
編輯-->偏好設定-->單位及尺規 可以更改圖片在底層顯現的資料(預設為檔案大小,建議更改為檔案的像素)
點陣圖:通常用Photoshop編輯點陣圖片尺寸縮小後再放大,其影像會失真,所以使用圖片的像素必須足夠。
向量圖:通常用ILL編輯向量圖放大縮小影像不會失真
但Photoshop 也可以編輯向量圖,但增加圖形前必須更改為形狀,同樣的Ill也可以編輯點陣圖
Photoshop之工具列介紹
1. 裁切:選取工具列後,在圖片上格取所需或必須刪除的圖塊,
2.旋轉 :選取工具列後,依所需求翻轉圖片
3.拉直: 圖片任一彎曲的線條,以此為中心將其作為水平線或垂直線
作法,選取裁切工具紐,再點選上面的"拉直" ,在從圖片上連續選取任意的兩點平行或垂直線。
4. 拉遠近 (Alt +滾輪)
5.平移畫面 (空白鍵+左鍵拖曳) 或選取手掌工具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